96岁重庆儿童保健专家郑惠连—— “孩子们都健
上世纪80年代,郑惠连在给儿童听诊。
郑惠连在查阅相关书籍。资料照片
人物小传
郑惠连:1926年生,1956年从上海西迁至重庆参与医院建设,曾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原儿保科主任、儿保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她长期从事儿童保健工作,为中国儿童保健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1996年主编的“儿童保健学”高等院校教材,获卫生部优秀教材二等奖,1996年获评卫生部全国妇幼卫生先进工作者,2003年被评为全国老年卫生科技优秀工作者,2012年获得全国儿童保健医师终身成就奖。
见郑惠连老人一面,并不容易……
这位96岁的儿童保健专家,把每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为儿童义诊,给大家讲课,学习最新医疗知识……“请坐。”在郑惠连的办公室里,见记者到来,她放下手中的书,起身握手,温暖而有力。
2022年是郑惠连来重庆的第六十六个年头。1956年,她和400多名师生一起,从上海来到重庆,从此扎根西南,参与创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一辈子和儿童打交道,成为一名快乐的行医者。
“做儿科医生,除了要有医术,还要懂得更多”
郑惠连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眼睁睁看着许多身边人,尤其是孩子,因为缺医少药而失去生命……”回忆往事,郑惠连眉头紧锁,自家的3个姊妹兄弟幼时也因病去世。
从那时起,学医的念头,成了郑惠连心中不停燃烧的火苗……
抱着这个信念,1944年,郑惠连考入国立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前身)。毕业后,她来到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工作,开启了儿科医生生涯。
“祖国号召广大青年支援西南,你愿意去重庆支援建设儿科医院吗?”1955年,一道选择题摆在了郑惠连面前:留下,可以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安心工作生活;西迁,可以支援西南医疗体系建设,保障更多孩子的健康。郑惠连没有犹豫:“1956年初,记得是大年初三,我来到了重庆。”
刚到重庆时,郑惠连很不适应——听不懂的方言,不好走的坡坎路,以及饮食习惯不同……“从两路口走到观音岩,要爬200多级台阶。”脚上磨起血泡,就脱了鞋光着脚继续走。这些她都不在乎,一心只想着儿童医院建设的事儿。
彼时的儿童医院尚是一张白纸,怎么建?作为筹备组里唯一的医生,郑惠连想,虽然可以借鉴上海的经验,“但不能照搬,也远远不够”。为此,她拜访了当地各大医院的儿科。做调研、问流程、学规则,从病床尺寸、医疗器械,到医生处方笺、护士体温单……郑惠连关心的,不仅是有关医疗的事务,医院的整体建设,郑惠连也仔细询问,生怕漏了一点半点。
半年后,重庆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开诊,病人涌进医院。作为医院唯一的主治医师,郑惠连忙得团团转。“做儿科医生,除了要有医术,还要懂得更多。”虽然忙,郑惠连还是抽出时间,针对儿科创立了辅餐制、预诊制,儿童医院的制度规范逐步建立……
“我们面对的是儿童,必须要高度负责”
一次走在路上,不远处的墙角,蹲着一个瘦弱的小姑娘。郑惠连看到了,心里直犯嘀咕:“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呀?”看到小姑娘的父亲在旁边,郑惠连忙赶过去,进行了自我介绍,也说了自己心中的疑虑……
这时,小姑娘的父亲一下子抓住郑惠连的胳膊:“看了好多医生,都不知道是啥病,能帮帮我吗?”通过仔细检查,确定小姑娘是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多亏了及时治疗,小女孩逐渐康复,如今已长大成人,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这个小姑娘,只是郑惠连治疗过的众多孩子中的一个。时间长了,郑惠连想:“孩子的病,怎么都看不完。”
“要把更多功夫下在预防阶段。”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儿童保健”的概念进入郑惠连的视野。当时,儿童保健在全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可借鉴的经验。郑惠连带领团队,组建了儿童保健教研室,这一干,又是几十年。
为了尽快填补儿童保健领域的空白,郑惠连阅读了大量医学书籍和文献,并从临床中逐渐积累经验。原卫生部(现国家卫健委)全国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儿童保健学》第一版,便是郑惠连牵头组织编辑的。
每次为儿童检查,她都把手搓热了再触诊,学生们也学着郑教授,手里常常揣个暖水袋;有的父母缺乏儿童保健常识,郑惠连比父母都着急,可一转头,又会耐心地给他们讲注意事项……“我们面对的是儿童,必须要高度负责,不仅要技术过硬,态度更要好。”
文章来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网址: http://www.zgetbjzz.cn/zonghexinwen/2022/0108/780.html
上一篇:郑惠连:儿保垦荒者
下一篇:家长要做到定期儿保,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