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惠连:儿保垦荒者
原标题:郑惠连:儿保垦荒者
本报记者 陈英
“30岁,我响应党的号召,从上海来到重庆,援建重庆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
“52岁,我和同事们白手起家,创建儿童保健科。”
“54岁,由我牵头,编写出版全国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儿童保健学》第一版。”
“70岁,我退而未休,坚持坐诊,每月还开展育儿知识讲座……”
前不久,在“重庆英才讲堂”讲台上,95岁的医学专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原儿保科主任郑惠连身着绣花旗袍,外穿粉色披纱,一头齐耳卷发,化着淡妆,格外精神。她说话间,仍夹带着一点吴侬软语的味道,掷地有声,逻辑清晰,丝毫不像90多岁的老人。
“一晃,来重庆60多年了。”郑惠连说,1926年6月,她出生在上海,家庭条件十分优越。从小生活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里,让她养成了开朗活泼的性格:“爱说话、爱社交、爱旗袍、爱装扮,这些从小养成的爱好,让我有了当一名艺术家的梦想。”可后来,天真的小惠连陷入烦恼:“哥哥、姐姐相继因小儿传染病去世,我要改学医学,穿上白大褂,救死扶伤。”
1944年,郑惠连考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1950年成为新中国首批医学院校毕业生。随后,她积极投入“跟着共产党、建设新中国”的热潮,在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成为儿科主治医师。
1956年,刚刚30岁的郑惠连响应党的号召,离开新婚不久的丈夫,从上海来到重庆援建。我国微生物学家、植物病理学家,同是西迁人的王鸣岐曾回忆:“当时从两路口到观音岩去办事,要爬200多步台阶。由于在上海走惯了平路,脚上很快就打起了泡。”
来到重庆,郑惠连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将原来的政府办公大楼改建成一所儿科医院。房屋改建、医疗设备配置、医疗人员服装采购……这一切对于这位30岁的年轻人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语言不通、夏天闷热、远离家乡……”说起这些,郑惠连忍不住流泪。可整个筹备组,就她一个人懂医学、了解儿科。郑惠连擦干眼泪,很快投身到工作中去。门诊和病房的改造,病房药品的准备等,都由她牵头操办,郑惠连整天忙得像只陀螺。这之后仅4个月,重庆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开诊,结束了重庆市没有儿童专科医院的历史。
1978年,医院希望郑惠连牵头成立儿童保健科,从治病转变为防病。
有人打退堂鼓了,做儿童保健,比筹建儿童医院还要难。有人干脆拒绝,儿童保健没教材、没教师、没经验……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
“如果能从源头着手,减少儿童的患病率,肯定比医治一个个具体的病例更有价值。”倔强的郑慧连答应得嘎嘣脆:“干!不怕从零开始!”而此时的她已经是52岁的年纪。
早期开展工作很不容易。找方向——她带领大家研究小儿遗传病、儿童营养学、儿童心理学等,规划儿童保健学科发展方向。写教材——她结合临床积累的经验,耗时两年,在全国率先出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儿童保健学》,奠定了中国儿童保健事业的基础。育人才——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原院长李廷玉教授、现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儿保科主任程茜等都是她的学生……
构建教学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一系列“组合拳”成功推动儿童保健学单独教学。此后,重庆的婴儿死亡率、畸形率大为减少,曾经很常见的白喉、猩红热、百日咳等危害儿童成长的疾病也基本绝迹。郑惠连高兴得像个孩子。
“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这话,郑慧连常挂在嘴边。儿童保健学科涉及儿童生长发育的每个阶段,对各方面知识要求都很高。从学生时代开始,郑慧连几十年不曾放下过医学书籍和文献,退休后,还一直坚持坐诊、义诊,开展育儿的科普讲座。在她的小患者、同事和学生们眼里,她就是大家最值得追的“星”。
2020年,94岁的郑慧连荣获“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颁奖台上,她动情地说:“能够将毕生所学,用于帮助年轻的父母养个健康的宝贝,我开心无比。”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供图)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查询【5NEXR1WY】获取授权信息。(陈英)
文章来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网址: http://www.zgetbjzz.cn/zonghexinwen/2022/0106/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