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科学的内涵理论基础及价值取向
“做科学”顺应科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关注儿童内源性动机的激发与保持,尊重儿童的成长天性、科学学习的天然状态与科学课程的固有特质,并最终指向儿童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做科学”的内涵及特征
1.“做科学”的内涵。
手和脑是儿童认识与改造世界最基本的工具,手脑并用不仅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而且契合科学课程的特质。若将动手表征为做,动脑表征为思,那么以做促思、以思导做、做思共生,则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科学学习品质。“做科学”是以做为支架的科学教学方式及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工具与器材,通过实际操作,在认知与非认知因素参与下进行的发现科学现象、理解科学知识、验证科学结论的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做侧重于动手、操作、体验、经历与实践,主要指具有实践特质的科学活动,表现出个人的、主观的、感性的、淡化是非的特征,是有意思的科学学习;思侧重于动脑、思考、思路、思维与思想,主要指具有理性特质的科学活动,表现为公共的、客观的、理智的、强化是非的特征,是有意义的科学学习。儿童的科学学习理应是有意思的做与有意义的思相互作用的过程,并不断从有意思走向有意义。做是思的外化表征,思是做的内化引领,两者互为内外,始于手脑,发于做思,现于身心,成于共生。
“做科学”强调手脑并用和启思明理。真正有发展意义的做,与其说是外在的身体器官的动作,还不如说是外在的身体动作与内在的心理结构相互对象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做的过程中,儿童将操作工具运演于活动对象,并在运演过程中融入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智能力,同时活动对象与过程又以心理感受、经验再造、观念意识等形式丰富儿童的心理结构,同化与顺应儿童原有的认知经验和心智能力。“做科学”具有身心合一、具身体验、环境支撑、经验沉浸、统觉联生、知行相伴等特征,这样的学习让身心适得其所,不再疲倦,进而形成身心互益的良性循环。“做科学”改变着知识的获取方式与呈现样态,化离身为具身,化抽象为直观,化结果为过程,化静态为动态。同时,“做科学”也改善着科学学习方式,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化统一学习为个性化学习,化离身思辨为具身体验,化半脑学习为全脑学习。
2.“做科学”的特征。
工具的直观性与多样性。在“做科学”的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多开展一些事实性、操作性的活动,通过开发和运用直观器材与工具,寻找科学概念在现实中的模型,通过操作使抽象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从而便于学生理解。另外,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科学实验需要采用专门的仪器,在工具上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点。
内容的趣味性与情境性。做能彰显内容的趣味性,契合教学的活动性,满足儿童好动的天性。当儿童产生兴趣时,思维就会活跃,情绪就会高涨,行为就会持久。另外,“做科学”还富有情境性。杜威强调“教学要从具体开始”,这意味着在学习新经验时,教师需要关注儿童已有的经验和体验,要创设儿童所熟知的问题情境,使抽象的科学生活化、形象化。
过程的探究性与体验性。首先,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内容。“做科学”以现实问题为载体,以操作为手段,指导儿童自主探索与解决问题,其过程具有探究性。其次,“做科学”注重体验。学生在做中反思发生了什么、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通过身、脑、心有机统整产生丰富的、有结构性的、具有新意义的体验。“以身体之”是经历,“以身体之,以脑思之”是经验,“以身体之,以脑思之,以心悟之”才是体验。
结论的确定性与深刻性。首先,小学科学实验多为模拟实验,所要探索验证的结论具有确定性,做往往是再发现的过程,做的目的明确、过程可控、结论可验证。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做的进程,精心设计做的步骤。其次,做的结论具有深刻性,实验中既要注重实验现象的观察,也要注重对实验过程的提炼与概括,不能让认知停留于表象。
思维的参与性与创新性。与做相契合的思维形态为动作思维与具象思维,这两种思维体现了思维的参与性和创新性。动作思维与当前正在感知的对象紧密关联,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主要依据当前的实际操作与直观感知,而非表象或概念。具象思维以操作的物象为媒介,对事物进行具象化操作的过程,往往彰显着思维的创造性。
文章来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网址: http://www.zgetbjzz.cn/qikandaodu/2021/0708/658.html
上一篇:七巧板在幼儿期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审美直觉儿童民间美术创作的思维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