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研究进展
0 引言
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一种常见的发疹性疾病,主要见于世界各地5岁以下的儿童。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手、脚和臀部出现斑丘疹或水泡,并伴有口腔疼痛性溃疡性病变[1]。重症手足口病可有中枢神经、呼吸、心血管等系统相关严重并发症。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通常是通过粪-口腔途径或鼻咽分泌物,间接病毒传播途径可由受感染者接触的受污染物质介导[2,3]。手足口病主要作为流行病在亚太地区国家发生[4],2008--2017年中国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为134.59/10万,重症比例为0.84%,报告死亡率为0.03/10万,报告病死率为0.02%[5],因此,手足口病在我国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疾病,是我国主要的死因之一。手足口病以柯萨奇病毒A16(CVA16)和肠道病毒71(EV71)感染最常见。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和预防方法,是威胁我国儿童的健康和生命的一大疾病。
肠道病毒主要通过扁桃体、咽部和肠道侵入淋巴结大量复制后释放入血液,可进一步播散到各个组织或者器官,从而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6]。所以肠道黏膜是病毒入侵和增殖的主要场所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定义,益生菌是一种活的微生物,当给予足够数量的益生菌,它能寄宿在肠道并加强人体免疫功能,从而有益于宿主的健康。益生菌已被广泛应用于缓解慢性肠道炎症疾病、预防和治疗病原体或抗生素引起的腹泻、泌尿生殖道感染和特应性疾病等方面[7-9]。有许多的临床研究提示了益生菌在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
1 肠道菌群与手足口病的关系
肠道菌群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肠道屏障能防御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同时肠道菌群对维持肠道免疫稳定和平衡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通过以下方面维护肠道屏障功能:(1)促进肠上皮细胞的发育与成熟;(2)促进肠黏膜修复,维护机械屏障的完整性;(3)促进黏蛋白的合成与分泌[10],黏蛋白是被覆在肠道上的黏液层的主要成分,由杯状细胞分泌,其网状结构起到了隔离肠内容物的作用,它可以改变致病菌的结合位点,还可以激发肠道免疫应答。而重症手足口病存在着肠粘膜屏障的损伤,目前评价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重要指标是肠道通透性,检测方法有尿乳果糖和甘露醇比值(L /M),血 D-乳酸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DAO) 活性测定等[11]。杨娟[12]及苏宇飞[13]等人发现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存在血浆内毒素D-乳酸及DAO的升高,提示肠道粘膜通透性的改变。但也有少数研究如尹斐弘[14]发现患儿血液中内毒素、二胺氧化酶和D-乳酸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儿童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提示肠黏膜屏障通透性未出现明显的变化,这或许需要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手足口病患者还存在着菌群的紊乱。苏宇飞[13]和尹斐弘[14]发现手足口病疾病初期双歧杆菌含量减少,而大肠杆菌含量增高。吴晓康[15]发现手足口病患儿肠道菌群以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为主,患儿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发生变化,疾病的发生与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的相关性。WeiranLi[16]发现手足口病患儿的肠道菌群失调包括产生丁酸盐的细菌减少和引起炎症的细菌的上调。这些可能削弱了肠道生物黏膜屏障和宿主的免疫功能,促进了肠病毒的入侵。
2 益生菌治疗的机制
益生菌治疗手足口病的机制主要在防御感染与增强肠道屏障功能,维持肠道免疫稳定和平衡方面。
2.1 生物屏障
生物拮抗是正常肠道菌群内部自稳的重要机制,也是正常菌群保护肠道免受外部病原体感染的生理功能之一。有研究表明,罗伊氏杆菌与EV71病毒颗粒之间的物理相互作用可能干扰病毒进入哺乳动物宿主细胞,细菌与病毒之间在细胞表面的附着位点竞争也可能有助于抗病毒效果[17]。
2.2 机械屏障
肠道机械屏障主要由肠道上皮细胞、黏液层组成。上皮细胞需要通过自身的持续分化而不断更新。肠细胞通过桥粒、粘附连接和紧密连接等,连接各细胞构建物理屏障。再由杯状细胞分泌的黏蛋白,在上皮粘膜上添加保护性粘液层[18],从而维持肠道的完整性。益生菌能促进上皮细胞的生长、调控其凋亡和维持其DNA的稳定性。Yan[19]等研究发现,乳杆菌LGG 能够产生一种可溶性蛋白,促进肠上皮细胞生长。有报道,双歧杆菌通过其最终分解产物醋酸盐(acetate),能够增强紧密连接和防止TNF-α诱导的上皮屏障破坏[20]和经受体调节机制促进肠道黏蛋白的分泌。
文章来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网址: http://www.zgetbjzz.cn/qikandaodu/2021/0707/654.html